凤县古称“凤州”,始建于秦朝。地处陕西省宝鸡市西南,位于东经106°24′54″~107°7′30″,北纬33°34′57″~34°18′21″。因地连陕甘,又处入川孔道,北依秦岭主脊,南接紫柏山,古栈道贯通全境,故有“秦蜀咽喉,汉北锁钥”之称。北依主峰,南接紫柏山。全县最高峰透马驹山海拔2739米。河流属长江水系,县东秦岭梁代王山为嘉陵江发源地。年均气温11.3℃,年降水量634.6毫米。矿藏有铅、锌、金、铜、钼、铁、煤、白云石、石英石等。周代所建的故道,汉时修建的褒斜道,南北朝时修建的回车道,元代修建的连云栈道均从凤县通过。宝(鸡)成(都)铁路东西过境,316国道和212省道为县内主干公路。
境内公路建设始于民国23年(1934)。先有宝(鸡)汉(中)公路纵贯县境南北,继有华(甘肃省通渭县华家岭)双(石铺)公路与其相交。自此,凤县与外地经济、文化交流进入新的阶段。但县境辽阔,山峦纵横,多数乡村交通依然阻塞。建国后,宝成铁路贯穿县境南北,公路交通事业发展迅速,到1989年,境内有国道67公里,省道69公里,县道164.6公里,专用公路261.9公里,乡村简易公路508.3公里,通车总里程1070.8公里。平均百平方公里有公路33.5公里,形成以铁路、干线公路为骨干,县、乡、专用公路相配套的交通网络。